很多家长都向丁香医生咨询,问宝宝吃手的问题:
我家孩子老吃手,控制不了自己,是不是危害更大?
听说吃手太严重会孩子会变丑?真的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丁香妈妈请教了两位专家,分别从口腔发育,以及心理发育上,来帮助大家解决宝宝吃手的难题。
拥有8年独立办园及教学经验常润老师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宝宝吃手是一件相当健康的事情,是宝宝变聪明的表现,是宝宝的情感需要。
从胎儿8个月大时伴随吸吮反射出现,可助孩子出生后顺利吸到母乳。因此有的父母从做B超就能看到孩子在吃手,但这仅是一种本能行为,孩子还意识不到他在吃手或为什么要吃手。
4~7个月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快速发展,这一阶段他们喜欢通过手和嘴来探索外界的事物,吃手可以使宝宝的口腔获得感觉的刺激,促进其大脑发育,让宝宝更聪明。
吃手是儿童在会说话之前自我安慰、有效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预防心理创伤。
有的孩子虽然不吃手,但是喜欢吃奶瓶、安慰奶嘴、咬被子,是同样的道理。
还有些孩子因为无聊吃手,下意识地进行自我刺激。
家长们一看见孩子吃手就如临大敌,除了卫生问题,更担心吃手对牙齿发育的影响,怕孩子「长歪」。
对此,何剑亮医生给出了答案:
我们知道,宝宝1岁左右就开始萌出上下门牙,正常情况下,上下牙齿是可以在嘴巴关上的时候接触的。
但是宝宝如果有吃手(也就是「吮指」)习惯的话,把手指经常放在门牙之间,久而久之就会让牙齿外突,并且发生上下牙齿无法咬合(牙医称作「开(牙合)」)。
习惯如果一直延续到宝宝5-6岁以后,那么宝宝的颚骨发育和正常咬合将会受到永久性的不良影响。
如果孩子吃手时间更久,还会影响上下颌骨、肌肉形态改变——就会慢慢变丑。
当然,除了「变丑」的坏处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牙齿切割食物的功能。
为了吃手天天和孩子较劲,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没用……
我还给手指擦了黄莲水苦瓜水,孩子倔,一边哭一边吃……
为戒断吃手,家长们真是无招不使,但对于如何帮助孩子戒除吃手,常润老师和何剑亮老师的观点一致:
不同年龄段段孩子吃手,家长可以这样做:
2岁前是宝宝的「口欲期」,宝宝对外部世界非常好奇,什么都要摸、都要啃。
家长在观察孩子吃手的同时,建议父母要忽略孩子吃手的行为,一旦指出,无意识吃手变成有意识吃手,就更难消退。
以采不过「想吃就吃」也是条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指要干净!
第
部分孩子2-4岁间会学到其他自我安慰手段,用语言、食物或者玩具排解压力,吃手行为随之消失。
如果家长不干预,绝大多数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后由于同伴压力停止吃手。
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内向敏感的孩子容易感到压力、回避向他人表达,选择吃手这样的自我排解方式,行为消退的时间较长,父母需要接纳孩子,更有耐心。
需要解释的是这里内向或敏感并非是个贬义词,这些气质让孩子善于分析和自我保护,
如果家长很介意孩子吃手,可以采取非强制性的干预:
转移孩子注意力:当他无聊了开始吃手,递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孩子会自然地伸手接过来,或者提议一起跳舞,也会让吃手自然停止。在需要孩子等待很久的场合,如开车去郊游时,可以准备布满按钮的解压玩具,预防因无聊而吃手;
如果某段时间发现孩子越来越爱吃手,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排除一些后天养育因素。
常润老师说,在幼儿园和孩子们讨论哪些行为是ok的时,孩子们对「生气」「伤心」等情绪纷纷摇头、皱眉,表示这是不ok的。但其实负面和正面情绪就像电池两极,是健全的人不可或缺的。家长要注意孩子是否进入了情绪认知误区,导致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加重吃手等解压行为。
涂苦味膏、带防吃手指套等这些可能给孩子产生心理负担的方法不建议用于4岁以下孩子。
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建议和孩子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吃手了,给孩子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戒除。
通常孩子会在自己戒除未果时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助,这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一些可选的方式,如戴手套、涂指甲油等。
以上就是“宝宝这个时候还在吃手,颜值就真的毁了”的全部内容!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选择医院、医生还需谨慎。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