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须警惕孕期4种口腔疾病核心提示:孕期,由于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怀孕期的准妈妈对各种刺激比较敏感,更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患口腔疾病。
1、牙周炎牙周炎,是指未完全长出的牙齿,其牙齿周围的牙根发炎。
由于人类的进化及从小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现代人类下颌骨的发育还较古代人类下颌骨小,以致于人类最后萌出的第三大臼齿,常“无地自容”而导致“水平埋没”长不出来,或“倾斜部分萌出”。
因牙齿无法完全长出,部分还覆盖在牙肉之下,这时牙冠与这块牙肉之间便有空隙,而这空隙便形同一只“垃圾袋”,滞留食物残渣及滋长细菌。
时间一久,这块牙肉便会有急性、慢性等发炎现象,有时,更会有胀液形成。
这时牙肉肿胀,上面牙齿咬到这块肉,越咬越肿,越肿越容易咬到,发炎越厉害。
如此周而复始,愈演愈烈,发炎便会向后扩散到耳部、喉部及口底,更为严重的是,病人常会有全身毒性并发病,如发烧如全身倦怠等。
此外,病人不能咬合,且有口臭味。
这种痛苦加诸于病人,尤其是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孕妇,常常会令人无法忍受。
最常发生在20-35岁之间,因此在我们论断中,孕妇患有口腔疾病的病例,不胜枚举。
严格说起来,为防范牙冠周围炎困扰孕妇,妇女应该在准备怀孕之前,做口腔检查,及时将有问题的智齿拔除,因为在怀孕初期及末期不适于口腔手术,就算是在怀孕三到六个月的较安全期,要孕妇随可能费时数十分钟的智齿拔除过程,也是一件大苦事。
2、牙龈病怀孕本身并不会引起牙龈炎,但由于怀孕期间,动情激素及助孕酮的增加,会促使牙龈中微小血管丛的扩张、扭曲及循环滞留,使牙龈对机械刺激较为敏感,而且这种荷尔蒙的增加,会破坏牙龈肥大细胞,放出组织胺及溶蛋白酶等,都会使牙龈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更激烈。
因此一些轻微刺激的存在(如只有少数的牙菌斑)在未怀孕前都不会引起不适的症状,但是怀孕后会出现严重牙龈发炎、肿胀现象。
通常怀孕末期第二到第三个月时,牙龈炎开始加重,在怀孕第八个月前,变得更加严重。
有些翻版的病例,更会出现一些分散的瘤块,称之为怀孕肿瘤。
因此,怀孕前,及早将此类牙齿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是迫切需要的。
3、蛀牙一般妇女会有“怀孕时一定会坏牙”的错误观念,而任由牙齿蛀虫,实在非常不幸。
其实,怀孕不一定会坏牙,而是因为怀孕时,孕妇生理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常会疏忽,全身倦怠,并且常有激烈呕吐的现象,一刷牙就会呕吐,因此很容易停止或荒废刷牙。
胃酸滞留口中,或常喜欢吃酸性食物,致使唾液PH值改变,也是造成孕妇容易蛀牙的原因。
4、急性牙根炎有些较厉害的蛀牙,如果牙髓神经已经坏死,反而不会痛,病人一无知觉,但漫漫十月怀胎,便可能爆发急性尖牙周炎,根尖牙槽炎、根尖牙槽肿胀等急性症状,也会有无法忍受的肿痛。
因此,但凡无髓牙、残根或以前已作根管治疗而明显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齿,都应该及早求诊,及早治疗或拔牙、补缀,以避免怀孕期间疼痛。
因此,呼吁所有的准妈妈们,要及时做口腔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早治疗处理。
更希望在准备怀孕之前检查口腔,务必在怀孕前“除旧迎新”,准备好一口“好牙”,在幸福的呵护期待下,迎接可爱的宝宝。
以上就是“准妈妈须警惕孕期4种口腔疾病”的全部内容!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选择医院、医生还需谨慎。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2021-01-16
2021-02-18
2021-10-01
2021-10-01
2021-10-01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