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51例和109例拔牙后出血的临床资料。
结果: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
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
160例患者经处理后痊愈157例,3例经局部止血处理后转入内科治疗,痊愈出院。
结论: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
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拔牙并发症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院口腔门诊患者51例,非本院拔牙109例。
拔牙创口内出血,其凝血块多位于拔牙创口正上方,多呈半球形,去除血凝块后,可见牙槽窝内缓慢渗血,有时牙龈和牙槽窝内都有渗血。
牙龈出血,血凝块多位于牙龈撕裂处,去除干净后,多见损伤部位有明显的渗血点。
男74例,女86例;年龄5~71岁;上颌59例,下颌101例;前牙37例,后牙123例。
出血原因:牙龈损伤49例,炎症时期37例,牙槽骨骨折23例,牙槽窝血管损伤17例,肉芽及异物11例,高血压10例,血液病6例,慢性炎症5例,经期2例,慢性肝病3例,拔牙前正接受抗凝药物治疗5例,其他2例。
出血部位:160例中,第3磨牙48例,第1磨牙43例,第2磨牙32例,前磨牙24例,前牙13例;上颌牙71例,下颌牙89例。
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
方法: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明确导致出血的原因。
拔牙创口残留肉芽组织者在麻醉下彻底搔刮牙槽窝,将残留的肉芽组织清除干净,然后用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压迫止血;牙龈撕裂者严密缝合撕裂处,使撕裂的牙龈附着于骨壁,再压迫止血,对撕裂处不能缝合者,可用浸有1:1000肾上腺素的纱布局部压迫30分钟;牙槽骨骨折的患者将折断的骨折片进行复位后,再缝合压迫止血;高血压、血液病患者除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外,还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
对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可采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输液或输血等措施。
结 果160例患者经处理后痊愈157例,3例经局部止血处理后转入内科治疗,痊愈出院。
讨 论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性因素包括牙龈损伤、牙槽损伤、局部炎症。
全身因素引起的拔牙后出血较少,包括高血压、慢性肝病、月经期及血液病,从本资料可看出,拔牙后出血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引起。
拔牙术后出血,以牙龈出血多见。
牙龈损伤撕裂是使用牙挺、牙钳不当,或牙龈分离不彻底,造成拔牙时牙龈撕裂而引起出血。
手术粗暴、用力过猛可导致牙槽骨的损伤错位,术后没有复位,可引起牙槽及牙龈渗血;炎症时期牙槽窝内充满炎性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血管扩张,充血,水肿。
质地变脆,影响功能,使拔牙后创面长时间出血不止。
全身性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拔牙后紧张引起血压波动,慢性肝病导致凝血因子缺少,月经期血管代偿性扩张,血小板减少和血友病等血液病患者,都可引起拔牙后出血。
出血与牙位的关系,我们观察,牙位越是向后,发生出血的机会就越多,其原因可能因前牙拔除较易,损伤小。
后牙特别是阻生智齿相对复杂,损伤较大。
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稍有出血就不停地吐口水,且有吸吮动作而造成拔牙后出血[1]。
要预防拔牙后的出血,首先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当前身体情况,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对一些属于拔牙禁忌症,但又确实需要拔牙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后决定。
还应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医生的的操作要规范,要正确使用牙钳、牙挺,动作不宜粗暴。
出血后医生要冷静沉着,安慰患者,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拔牙后出血大多是局部因素即术中操作不当所造成,医生严格把握拔牙禁忌证,术中严格正规操作,术后认真宣教,即可避免拔牙后出血。
对老年有全身疾病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如高血压,术前一定要采取降压措施,待血压平稳或接近正常时再拔牙,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同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拔牙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文国.拔牙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55.。
以上就是“拔牙后出血160例临床分析”的全部内容!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选择医院、医生还需谨慎。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2021-02-16
2021-09-26
2021-09-26
2021-09-26
2021-09-26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