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龋病的患病率日渐增高,而牙髓病是龋病的直接并发症,故牙髓病的治疗成为儿童牙病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常规治疗慢性牙髓炎多用多聚甲醛干髓剂,而本组病例选用甲醛甲酚氧化锌糊剂,经过6个月的随访,认为该法可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患儿20例,患牙30个,年龄为3.5~8岁,均为下颌乳磨牙。深龋露髓或去龋穿髓,有探痛,叩痛不明显,牙龈无窦道和肿胀。
1.2材料粉:氧化锌粉;液:甲醛甲酚液(简称FC液),临用时将氧化锌粉和液调拌均匀成糊状。
1.3方法第一次治疗,去龋,扩大穿髓孔,于穿髓孔处封入多聚甲醛失活剂。1周后第二次治疗如常规,但干髓剂用甲醛甲酚氧化锌糊剂。术后摄X线片,了解尖周、根分叉处牙周组织状况及乳牙根情况。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评价良好:无任何不适,无叩痛、松动、无龈窦道和脓肿。X线示根尖根分叉区骨质稀疏区减小或消失。失败:有疼痛、不适等症状,或出现上述任何体征均为失败。X线示根尖或根分叉区骨质稀疏区存在或增大。
2.2疗效良好者26个(86.6%);临床无症状但X线示骨质稀疏区缩小不明显2个(6.7%);临床有咀嚼不适但X线示骨质稀疏区明显缩小2例(6.7%)。
3讨论
3.1本组病例为牙根稳定期,未出现牙根生理性吸收。为了便于X线的观察,本组病例均选用下颌乳磨牙,以免去上颌乳磨牙周围解剖结构的干扰对观察带来的不良影响,利于治疗前后的评价。
3.2本组病例在术后即摄X线片,均见乳磨牙根分叉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稀疏区。表明慢性牙髓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根分叉异常表现。这与乳磨牙髓底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关,如硬组织薄、侧副根管多等,故牙髓的慢性感染易经髓底扩散至分叉处的牙周组织中。
3.3常规干髓术是于根管口处覆盖多聚甲醛为主要成份的干髓剂。由于乳磨牙髓底解剖结构的特点,以及多聚甲醛释放可引起的术后疼痛,本组病例选用甲醛甲酚氧化锌糊剂,甲醛释放缓慢,药效温和。经过6个月的临床观察术后无一例出现疼痛,成功率为86.6%,故本法的临床疗效满意。
3.4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必须严格掌握干髓剂的量、位置,确保与根髓断面密贴,充分发挥甲醛的干燥、固定、硬化、防腐的作用。本组病例中有2例X线示稀疏区缩小不明显,均为甲醛甲酚氧化锌糊剂与根髓断面接触不严密;有2例术后出现咬物不适,查充填物上有咬合高点,予以调牙合后临床症状消失。
3.5FC遇血液后可迅速使血红蛋白分解,变成黑色血块,凝固后阻滞了FC作用的发挥,可导致残髓炎发生,故操作中充分止血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就是“乳磨牙慢性牙髓炎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的全部内容!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选择医院、医生还需谨慎。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