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牙周健康——牙周病的一级预防牙周病一级预防的对象是所有人群,儿童及青少年为重点人群。
防止菌斑等致病因素对健康牙周组织的危害,在致病因素尚未引起损害之前将其去除,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的方式,减少人群中牙周病新病例的发生,在人群中建立良好的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良好口腔保健护理习惯。
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针对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可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居民中开展,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可利用大众媒体、社区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如利用大众传媒、组织专题讲座、组织小组讨论会等。
对在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一般是采取个别教育的方法,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通过双向信息交流方式就牙周健康问题与预防保健问题进行交谈和讨论,一对一宣教,还可向候诊患者发放资料、在候诊区设置宣传栏等进行群体宣教。
可以宣传画册、广告宣传短片、电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品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是让对象了解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牙齿的生长发育,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如何造成的、牙周病的相关症状、常见牙周病的种类、牙周病的危害、如何治疗牙周病,如何预防牙周病等基本口腔保健知识。
口腔卫生指导口腔卫生指导可以通过健康宣传和面对面指导让对象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辅助清洁用品的使用方法,菌斑有效控制的方法等。
预防牙周病基本原则应是在一生中不断地彻底清除牙菌斑,采取有效刷牙自我清除牙菌斑,每半年或一年看牙科医生接受预防性洁治术,通过专业手段彻底清除牙菌斑。
口腔卫生指导内容即围绕上述方法展开。
1.牙刷的选择手动牙刷较小的刷头以便在口腔内转动自如,刷毛较软,刷毛长度适当,刷毛顶端磨圆顿,避免牙刷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牙刷柄程度、宽度适中,并具有防滑设计,是握持方便、感觉舒适。
电动牙刷在去除菌斑,减轻牙龈炎症,减轻对牙龈的损伤,减少细菌的黏附和生存,减少着色方面优于手动牙刷,另外,电动牙刷可以有效的去除邻面牙菌斑。
2. 有效刷牙刷牙是日常清洁牙齿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维持口腔健康的最基本环节。
关键因素为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2分钟,推荐巴斯刷牙法。
巴斯刷牙法:又称龈沟清扫法或水平颤动法。
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按压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
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 mm,每次刷2~3个牙。
在将牙刷移到下一组牙时,注意重叠放置。
前牙舌腭侧如牙弓狭窄可将牙刷垂直,压刷毛进入龈沟及邻间隙约45°角,对着牙长轴作短颤动。
牙合面的刷牙动作是将刷毛紧压牙合面,使毛端深入点隙,作前后牙方向的颤动。
刷牙顺序:因为多数人是右手握牙刷,刷牙顺序一般是:先左边后牙区,再中间前牙区,最后是右边后牙区;先上颌再下颌;先外再内再牙合面。
3. 使用牙线刷牙能除去牙齿光滑面85%的菌斑,而不能有效地去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如能合并使用牙线,牙齿邻面菌斑的清除率可大大提高。
食物和软垢会嵌塞于牙间隙,所以除了定期刷牙,每天还应该清洁牙间隙,以免牙菌斑堆积。
大多数国外专家建议12岁左右,就应该使用牙线。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使用一次牙线就够了,使用的最佳时机推荐在晚餐后睡觉前。
刷牙前或刷牙后都可以用牙线,一定要做到,使用牙线后就漱口,将脱落的碎屑冲洗出。
4. 牙签的使用牙签与牙线一样是牙齿邻面牙菌斑的清洁工具,但牙签绝对代替不了牙线。
牙签仅适合牙间隙较大的中老年人,而且仅仅能够清除大片的食物残渣,却不能清除肉眼看不见的牙菌斑。
如果使用不当,牙签还会损伤牙龈,造成牙龈炎症和退缩,使牙间隙更加增大,食物更容易嵌塞,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加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影响美观与功能。
★前沿研究1.牙周炎和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巴西的一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目前的科学数据尚不能证实牙周炎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有正相关关系。
该论文2015年9月3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 Periodontol )。
本研究遵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使用计算机搜索3个电子数据库的文献,无语言及出版日期的限制。
采用两种独立的方法选择研究,并评估研究方法是否合适以及数据是否准确。
最后共有190篇文章满足搜索条件,最终选取15篇文章进行全文分析。
8篇文献满足要求(5篇为横断面研究,3篇为病例对照研究),并对其中的7篇文章进行荟萃分析。
荟萃分析中,进行敏感性检测及统计学异质性检验。
总体效应通过计算比值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
结果为,对4项横断面研究(OR值为1.67; 95%CI为1.20~2.32)和2项病例对照研究(OR值为 2.66; 95%CI为 1.52~4.65)进行荟萃分析显示,牙周炎和GDM显著相关;但病例对照研究的敏感性检验缺少数据的一致性,即再增加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检验时,无显著相关(3项病例对照研究:OR值为1.69, 95%CI 为0.68~4.21)。
不同的研究在临床、方法学、统计学上均存在差异,异质性较大。
因此,未来还需要在不同的人群中,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来探索牙周炎与GDM的关系。
2.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哪种治疗方法更划算有效?比利时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经过即刻手术或者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者,在维护治疗阶段需进行再治疗的比例显著下降,但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费用较非手术治疗患者明显增加。
该论文2015年9月4日在线发表于《临床牙周病杂志》(J Clin Periodontol)。
该研究旨在:① 比较重度牙周炎患者经过即刻手术或者SRP后剩余牙周袋的比例以及成本效益;② 阐明阿奇霉素在第二治疗阶段至36个月时的辅助治疗效果。
研究共纳入39例平均年龄为54.6岁的患者(18例男性,21例女性),接受口腔卫生宣教后随机分至手术组(n=19)和SRP组(n=20)。
6个月时,有残留牙周袋且≥6 mm的患者该位点接受再次根面清创术并全身应用阿奇霉素。
在12、24、36个月时均进行临床检查,且有残留牙周袋的位点接受再次根面清创术。
对每位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成本效益进行评估,在椅旁时间评估治疗对患者的经济影响。
结果为,6个月时,手术组仅6例患者接受再治疗,而SRP组有14例患者需接受再治疗;临床效果方面,手术组和SRP组在36个月时治疗效果相当,残留牙周袋的比例均<2%;成本效益方面,术后6个月时,手术组比SRP组累计多消费746欧元;而在6~36个月的维护治疗阶段,由于手术组需要进行再治疗的位点较少,反而比SRP组少消费69欧元。
以上就是“关注牙周健康-牙周病的一级预防”的全部内容!温馨提示:整形有风险、选择医院、医生还需谨慎。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8